本网讯 4月10日,我国电影史上首部以思政课教师为题材的喜剧故事片《我要当老师》在永利官网剧场上映。校党委书记谢冠华,校党委副书记欧洪湛,副校长李新昌、唐冬冬、胡文涛,肇庆市教育局副局长陈建平,帮扶工作队队长刘怡军,校党委委员、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各二级党组织书记、副书记,全体辅导员、思政课教师及学生代表等800余人参加点映活动,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曹和修主持。
欧洪湛在致辞中表示,马克思主义学院要以此次观影活动为契机,大力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着力增强课程的亲和力、针对性,努力打造学生想听爱学的思政“金课”,深入实施“大思政课”建设工程,持续推动永利官网思想政治工作高质量发展。
剧照
影片立足新中国教育事业发展宏大背景,紧扣习近平总书记“3·18”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要求,聚焦党和国家深化教育强国建设的总体战略部署,以温暖现实主义表现手法,结合诙谐幽默的叙事方法和鲜活生动的表达形式,以感人故事真实反映青年思政课教师坚定理想信念的心路历程,深度呈现教育工作者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和使命,热情讴歌一代代人民教师以真情换真心、以执着换理解,无私奉献陪伴学生成长成才的优秀品格。
剧照
观影过程中
砚园师生共同上了一堂
温暖人心的“思政课”
影片所传达的教育情怀
所体现的思政力量
直击心灵 引起共鸣
观影现场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曹和修
电影主角孙恒在老师的教导下,成长为一名学生喜爱的思政课好老师,这充分阐释了“遇见一位好老师是多么的幸福,成为一位好老师是多么的幸运”。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我深深体会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和赤诚情怀对上好思政课的重要性。这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思政课建设,大力建设思政“金课”,让思政课真正成为一门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课程。同时,必须加大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力度,按照“六个要”的要求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思政课教师队伍,让每一位思政课教师都成为学生喜爱的好老师。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 朱晶
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我也曾困惑如何才能成为孩子们心中喜爱的思政课老师,我知道要真正做到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需要我们要用心教,要把教育家精神化到每一节课,让思想与理论走进学生心里。“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如今我也更加坚定了要持续充实自我知识储备的信念,不断创新教学理念;以实际行动践行教育家精神,用心用情用力做好思政育人工作,真正成为学生的知心人、热心人、引路人。
教育科学学院辅导员 雷瑞虹
通过这部影片,我认真品味了每一个年龄段群体,看到学生,我好像看到了儿时的自己;看到同龄人,我看到了现在的自己;看到长者,我仿佛看到了自己未来要走的路。如果有人问我,长这么大最骄傲、最值得记录的一件事是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地说,一定是当初立志成为一名人民教师并践行那无悔理想誓言的自己。我很感谢那些当初教我知识、教我成长的老师们,也希望自己向优秀看齐,成长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人生导师。
音乐学院辅导员 朱乾峰
看完电影,我深刻意识到思政课在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对于学生成长成才的影响,思政教育不仅要走进课堂,更要走进学生的心灵。我们作为高校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我将时刻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和使命,努力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和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为培养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贡献自己的力量。
2023级学科教学(思政)研究生 胡嘉俊
在观看电影后,我对教育这两个字有了不一样的看法,“一名教师的使命不单单是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找到他们的人生价值。”老师就是学生最直接的学习榜样,通过自己的一举一动,向学生传递正能量,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希望未来走上讲台的我,也能成为学生心中的一缕阳光,照亮他们的人生。
2022级思想政治教育1班 嵇展鹏
电影的情节让我认识到,老师是传道授业解惑者,是引导学生成长、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重要角色。我很庆幸在成长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好老师,往后,我将以他们为榜样,在所学领域继续深耕,为以后成为一名被学生认可和欣赏、帮助学生寻找到人生价值、有幸福感的老师做好准备。
2022级汉语言文学4班 郑宛仪
影片观看完毕,我的脑海中不自觉涌现出一句话:“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师不仅仅只是传授知识的知识传输助手,更是培养学生的品德、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的精神灯塔。我要以他们为榜样克服困难,努力学习,扎实走好每一步,在未来做一名真正的人民教师!
学为人师 行为世范
老师引领学生走正确方向
学生则不断追寻人生价值
此次点映观影活动
将进一步激励广大教师
用心用情投入到教书育人中
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
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也将激励青年学子
将个人理想与时代精神
个人发展与国家发展紧密结合
不断发光发热
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