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l23455永利官网
西江日报 | 肇庆论坛:中国式现代化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分享到

  实现现代化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向往渴求,是中国人民自近代以来的奋斗目标。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全面准确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提,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

  中国式现代化的过去经历艰辛探索。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肩负起了实现现代化的历史重任。在革命年代,中国共产党为实现现代化进行了理论探索,奠定了思想基础。党的七大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就是“使中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指明了中国实现现代化的方向。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首次提出“现代化”的概念,为中国实现现代化埋下了种子。新中国成立后,落后的农业国状况和抗美援朝暴露的工业化水平低现状,加速了中国共产党对加快工业化、实现现代化的思考和部署。1953年,毛泽东提出了“一化三改”社会主义改造总路线,明确了要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发展目标。次年,又提出要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的具有高度现代化文化程度的伟大的国家”。此后,以工业化为导向的中国式现代化迈上快速发展之路。但是,经历“大跃进”的挫折后,毛泽东重新思考中国的现代化之路,在精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后较为系统地提出了“四个现代化”的思想。1964年,周恩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四个现代化”的目标,中国式现代化进入了以“四个现代化”为目标内容的轨道。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和发展提供了政治前提和思想准备,并且进入了“走自己的路”的深化阶段。1979年,邓小平在会见英中文化协会执委会代表团时提出了“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在党的十二大上,邓小平又创造性地提出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指明了方向,明确了道路。“中国式的现代化”作为对“四个现代化”的接续发展,其内在意蕴、发展理念、指导思想等都有了更深层次的丰富与发展。此后,到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前,“中国式的现代化”得到多方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式现代化的现在走向完善成熟。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两个大局”,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两个结合”,“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从实践上看,新时代在具体内容、战略安排、保障举措等方面深化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把“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为新时代三大历史任务之一,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更加丰富;将中国式现代化战略安排确定为两个“十五年”,即从2020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的再一次跨越,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阶版;在突出社会主义性质的同时强化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现代化事业之所以能取得辉煌成就,“最根本的是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在于形成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从理论上看,新时代构建起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党的二十大对中国式现代化作出了全面系统的论述,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含义、五个中国特色、九条本质要求以及前进路上要把握的五大原则,为世人认知现代化提供了全新样本,为世界现代化理论提供了全新财富,为世界共享人类文明成果提供了全新路径。而2023年2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是党的中国式现代化创新理论的集大成之作,是对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权威阐释和深化拓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中国式现代化的未来展现光明前景。眺望前路,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道不变、路不改、志不移,坚持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根本目标,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断融入世界现代文明,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实现本国现代化提供经验借鉴。一要加强思想引领,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引,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前进方向,把握中华文明的价值底蕴,运用马克思主义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构筑于中华文明价值底蕴之上的中国式现代化,必将是为了实现共产主义的现代化,为了实现每个人全面自由发展的现代化。二要站稳价值立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和发展思想,把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目标落脚于人民的幸福生活之上,让人民群众共享中国式现代化的成果,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价值形态实现彻底超越。三要明确所负职责,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始终坚持中华文明的优秀价值底蕴,摒弃丛林法则,克服零和博弈,展现出丰富厚重的历史积淀和深刻内涵、兼容并蓄和海纳百川的涵养,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纷繁复杂的世界局势中创造予以所有人幸福的人类文明新形态。


粤ICP备05008891号 © yl23455永利(中国)有限公司官网 版权所有
地址: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肇庆大道55号 邮编:526061